車險續保.png

個人網站:小樓・RIZE

每年車險到期時,總有人問我:「跟去年一樣就好了吧?」 我常常會這麼回:「你有沒有想過,你的生活,還跟去年一樣嗎?」

「車險」是種大家都以為熟悉的保單,但它其實是一種「高度依賴使用情境」的保障。車開得多還是少?常開市區還是山路?只有自己開,還是家人也會開?這些生活細節的改變,都會直接影響你該有什麼樣的風險保障。

如果你只是習慣性地提出「一鍵續保」,那就等於是把過去的設定,直接套用到現在的生活。而這正是小樓最常看到的風險來源。

一、你還是一個人在開這台車嗎?

有一次,我幫一位客戶檢查保單。他說:「這是我太太在開的車。」

一看,原來保單裡只附加了「指定駕駛人」,名字還是他自己的。萬一發生事故,就算太太是家人,也會因為駕駛非被保人而影響理賠。

很多人不知道,車險中有些項目是與駕駛人直接掛鉤的,例如駕駛人傷害險或特定條件下的第三人責任險。如果平常車是誰開的、是否有其他家庭成員也會使用,沒有在續保時調整清楚,就可能在出事時面對不必要的風險與爭議。

二、使用情境改變了嗎?

你還記得去年開車的模式嗎?

也許當時你剛換工作、通勤變長,也許孩子出生了,週末多了家庭出遊。也許你幾乎不開長途,但今年卻開始經常跑外縣市出差。

這些看似日常的改變,其實都會影響你需要什麼樣的保障:是否需要加強拖吊費用?是否要納入駕駛人意外醫療?甚至是否該提升對第三人或乘客的責任保障限額?

風險不是一成不變的,續保時,正是你重新檢查「這份保障還適合現在的我嗎?」的時機

三、保障內容真的足夠嗎?

我曾經遇過一位客戶,車禍後來找我說:「我以為我的車險有修車的保障,怎麼只賠對方?」